汽车之家
博格巴世界杯 4210 2025-05-03 16:24:47

ATS-L是一款比较好诠释驾驶本能的车型,这也完全符合了自己的驾驶个性。

驾驶经历回顾——

对于驾驶这项技能来说,自己可能有一些天生的敏感。从报名第一天到拿驾照整好三个月,全部一杆清,这几乎是当时当地走完所有课程的最短时间。

到驾校第一天都知道是学习油离配合和正确把握方向盘,但是仅第二天路训就驾驶教练车开始和出租车在路上互相拼抢超车。教练问我干嘛?我说超他啊!教练直接就说:你小子肯定是在外面摸过车!我发誓那是第一次开汽车!

随后过了半个月,就是到了练习倒杆的环节,实在忍不住找朋友借了一辆08款1.5L飞度去高速上飙车了,把那辆飞度飙到了180公里时速,不过无证上路实在有点危险,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考完驾照再碰车了。

很多人开车都有个新手过程,不过我去驾校后的一个月的驾驶技术,几乎和现在没有太大差别,可能区别就是在极限的控制上现在更强一些,当然也没有任何人告诉该怎么做,似乎天生就知道该怎么开车。后来去跑卡丁车,第一次玩低排量车型就跑到了同级别前几位(还没有封闭赛道,同时有其他客人在赛道上),工作人员也不相信我是新手,我发誓那是第一次开卡丁车!至今那张成绩单还保存着,怕有人说吹牛。

莫名其妙就会开车后,当然应该选择一款纯运动车型,当年30万以内最能跑的车型就是刚刚国产的GTI。不过,我的第一辆车却是最不运动的——天籁2.5XL V6发动机。原因有两个:第一,第一辆车大多数人还希望看起来大气豪华,GTI再能跑也是一个高尔夫。第二,由于开车过于快,实际上家里人非常反对这么快就买车,想等我开车心态沉稳一些后再说,为了给他们一些实质上的保证,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天籁,以证明以后会慢慢开车。

想法虽然很好,当时也是真的想更稳健地开车,也保证不改车,不过蕴藏在心里的运动DNA还是没能控制得住。买车后的第一周,就将天籁为之诟病的塌尾后悬改成了更硬的弹簧,让后轮循迹有所改善,随后又进一步更换了17寸倍耐力运动轮胎、18寸普利司通RE11半热熔宽胎,整体的外观风格也变成了一辆不折不扣的运动车。

愿意去折腾天籁的实在不多,而且能把天籁当运动车开的就更少,也曾在路上和GTI拼过,也在清晨的时候和LEON 2.0T飙过,结果可想而知——不赢也不输,跑不赢起步就比走线和预判,所以跑街时性能因素所占的比例其实不大。如果要更直接地来形容这辆天籁被暴力驾驶到何种程度,只要看看车上的乘客就行了,一上路,全车所有人会齐刷刷地主动扣好安全带,包括后排的三位。当然,太快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我会告诉你:这车从来不买商业保险!不过,开车这么多年可是一次擦挂都没有(除了有几次我故意让别人追尾赔钱,原因你们肯定懂,当然是故意挡道、随意变道的恶意行为)。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道路安全驾驶的问题。上高速一定要系安全带,保命的原则!高速路安全与驾驶技术不是绝对一对一的关系,还有运气成分,所以必须系。城市道路,因为车在司机手上,一般突发情况司机都会有反应和准备的时间,但是乘客没有,所以乘客也必须系安全带。

公路即为公共道路,首要的原则就是不能给其他车辆的行驶造成麻烦,不论你是快还是慢,如果因为你的驾驶而干扰了别人的正常驾驶,甚至因此而踩急刹,就算再慢也同样不安全。

有一点很重要,飙车和开快车是两码事!飙车是将很多情况变得不可控和未知,将很多状况变得不安全,赌运气成分占了相当一部分!开快车是在自己的反应能力之内,对道路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有一定的避险方法的同时,在不危及其他车辆安全的前提下,将速度提到更高。这里包括路面湿滑程度、路口拥挤情况、前方车辆行驶轨迹、自己车辆的刹车性能等等因素……

但无论怎样,快或者慢,都不能给别人的驾驶带来阻碍,更不会让别人因此踩急刹。打手机就靠边走,技术不好就走慢车道,绝对不并排行驶,相邻两车道的跟车距离不能太近(堵车缓行除外),后方有车变道一定打转弯灯,不能变道的地方绝对不强行乱变,随时清楚自己在车流中所处的位置……道路安全畅通是要用脑子的,不是思维简单地控制速度!

几年过去了,现在的驾驶风格现在可以用人格分裂来形容,就是有朋友、同事、家人在车上时会开得非常稳健,也许这就是心态的转变。不过一个人开车时,会更加的暴力,甚至有一次因为车速过快,直接冲上一个小斜坡四轮腾空开飞了起来,当时真有点速度与激情的感觉。

Goodbye My Car!想起曾经费尽心思、冒着酷暑改装出来的Nice Car!希望有人能好好用它!

第二次选车不再妥协——

说了这么多驾驶、跑街的话题,只是想印证第二辆车无论如何不会再妥协了,一定要是一辆不折不扣的运动车。

由于老婆去年买了2014款 525Li 风尚设计套装版,所以现在不用再考虑太多乘坐、空间方面的需求。预算当然也不能超过这辆家里的主力车型,因此目标锁定在落地50万以内的运动车型,首选跑车!

选车过程其实很简单,因为自己就是做的某顶级汽车品牌,开过的几百万、上千万的车比很多人看过的次数都多,所以所有备选车型都懒得去试驾,直接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就清楚了,然后就直接去4S交定金签合同。

失之交臂的野马2.3T

50万以内的纯种跑车,除了野马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选择(科迈罗就别提了),而且老婆对野马情有独钟。从该车今年1月下旬上市到店,至今依然加价三万。而且4S只预定那坑爹的50周年纪念版,就是几个“50year”的标志多收你3万,想订运动版或性能版?慢慢等吧!也就是说,实际上这车变向加价了6万!不但落地的价格超过了之前的预算,而且心里也不能接受这种行为。加上车本身几乎没有什么豪华或高科技的装备,二手残值也极低。最可笑的是,标称比28T更大的扭矩,在汽车之家实测时轮上扭矩竟然还没有28T高!我能说福特的传动效率还是那么低吗?

再见,野马!你还是继续做我心目中那个Dream Car吧!

走向舒适的宝马3系

宝马实际上是最不想考虑的一个品牌,毕竟现在已经买了525Li,就算是328i,也真提不起太多兴趣。不过,因为这次选车的前提是必须能跑,所以宝马还是不得不考虑一下。我几乎翻遍了关于328i的所有评测和视频,也许很多方面评价都不排除为厂商说话的嫌疑,不过如今主打运动的宝马3系似乎与操控没有多大关系了,特别是看了28T和328i对比跑纽博格林那个视频,还有汽车之家的多个赛道视频以及最新的四款中型车横评视频,328i那过弯姿态看得让人揪心。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开着现在的3系去劈弯,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E90将运动全部留在了历史岁月中,F30已经翻开宝马“舒适家轿”的新篇章,这与天生就专为运动打造的凯迪拉克全新Alpha平台完全是背道而驰。

当然,宝马328i的整体感觉会更均衡,但这是在大幅放弃操控性能的条件下得到的。真别拿现在的F30去玩操控,实跑视频摆在那里,这个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去改装Li加长版最让人无语,宝马自己都给3系定义走舒适路线了,还改个什么劲啊!非要把一辆安逸的家轿往赛场里面拽,看到Li那过弯的模样都觉得好辛苦。

就算是328i M运动型,号称降低了车身高度,用了更硬的悬架调校,但是绕桩的姿态依然是一副舒适家轿的模样,只要看看328i M运动型的绕桩视频就知道,保证让人大跌眼镜。(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页中搜索关键字328i M)

文字评论不排除有车黑,或者说绕桩也可以在视频速度上做手脚黑宝马3系一把,不过毕竟现实情况、视频都让人不得不感叹!宝马3,该和奥迪A4L比舒适、和奔驰C比豪华去了!

豪华有加的奔驰C级

就算是奔驰C运动型,看起来都不是能跑的角儿,无论过弯还是动力,况且C260那居高不下的价格,实在想不出还能说什么,不过新C看起来真的很豪华,欧洲车那种奢华感同级无人能及,这种奢华感不是Q50那样弄两个大屏幕在中间就能体现的,如果不是为了跑街,奔驰C将是最好的选择之一。那CLA260呢?前后看起来都还不错,但怎么都觉得两边像是被卡车挤压过,窄得有点畸形(因为这就是辆A级车)!而且整体的比例远远不如一辆标准的A级那么协调!最关键的是,CLA这台奔驰MFA前驱平台下的产物(同平台除了A级还有GLA),卖得比自家MRA后驱平台的C级还贵,跑不快还加价!这车能卖得出去也是服气了!

“坐奔驰开宝马”这句N年前的古话看来还得延续下去,新C很好地诠释了奢华的质感。忘了说A45 AMG了,50多万的A级车,贵得丧心病狂!这也许要每天跑赛道比跑街道时间还多的人才能下得了手。当然,最佳的组合是,买一辆C 260 L立标版用于日常驾乘和自驾游,自动闭合中网太有范儿了;再买一辆A45 AMG跑街玩加速,人生本就该如此任性,但是刚刚梦醒了,继续上班吧,毕竟买一辆A45 AMG都已经远超预算了(而且本质还是一辆前驱车,后面有说)。

几乎就没关注的奥迪A4L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45 TFSI quattro个性运动型还不错,但由内到外就一个字足以Pass:丑!准确地说是设计已经过气!(主要是个人审美疲劳,怎么看都有大众那古板的模样。实际上对大众以及旗下的品牌就没什么好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得死去活来,非大众车不买)唯一吸引人的可能就是那套Quattro,那又能怎样?搭上A4L那套悬挂系统,不指望能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如此柔软的悬挂似乎深悟“为官之道”,运动不是它的活儿。虽然在弯道时,A4L的悬挂很难支撑起沉重的车头,即便它采用了奥迪自行设计的主张运动的纵置发动机布局MLP平台,不过想开着A4L玩操控真的挺辛苦;但在烂路上的表现,绝对会让车上的”领导“满意。

其实奥迪在运动性能方面的能力我绝不怀疑,而A4L在运动方面的如此“不堪“,只能说是奥迪有意为之,毕竟它的全部精髓都在舒适方面。运动的事儿,还是留给S和RS去做吧!

奥迪A4L,光有“钉鞋”是不行的,还是做中庸的官车合适点。

不再留恋英菲尼迪Q50

要从日产升级到英菲尼迪,之前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从奔驰那里拿来的二手货还是干不过亲生的C260L。线控转向呢?我理解中谷明彦评测后的中心思想就是:英菲尼迪是自己在操控上作死!那Q50 3.7呢?不好意思,天籁2.5已经被我开到百公里15个油了。3.7L排量,那估计会经常往加油站跑。就算Q50 3.7的加速会“刺激”很多人,但那么高的油耗换来的却只是比28T快零点几秒的加速性能,这个“刺激”不得不打个引号了,可能3.7L油耗带来的刺激远远超过加速的刺激(这时立刻会有大排量后程为王的理论叫嚣着跳出来,不过除了赛道外有几条路能让你跑到后程?可能下一个红绿灯就是分水岭了。费了半箱油超完车,结果发现红灯正在招手,看着刚被超过的对手不紧不慢地驶来,估计死的心都有了)。而且那台庞大的3.7L V6机头让整车彻底失去50:50前后重量分配比,加上那套“模拟游戏方向盘”的实际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注定根本没有多少操控性可言,毕竟DAS的设计初衷就包含了更好的舒适性,这车还是留给注重家用的那部分人吧,甚至在Q50论坛有不乏想自毁DAS的帖子出现。不过说回来了,有人宁愿毁掉DAS也想选择Q50,说明这车在其他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除了运动性!

不论英菲尼迪Q50外形多么像鲨鱼一般凶狠,其实它只是一款更适合日常家用驾乘的舒适工具。

运动马甲沃尔沃S60

瞧瞧人家“奇瑞路虎”多么大气地直接贴在屁股上,吉利沃尔沃非要整个“沃尔沃亚太”装一下,15款S60L坑爹的低效能陈年直5发动机与运动没有一毛钱关系(虽然只是救急的过渡产品)。之所以还是补充上来说一下,是因为在路上还是看到了一次(仅一次)进口的魅惑蓝S60 2.0T T5 个性运动版,18寸的轮毂也非常帅气。了解了一下参数,Ddrive-E直4发动机性能参数还行(16款S60L也会搭载此发动机),8速变速器(T6个性运动版还是6速)也算赶上潮流了。不过,前驱的结构+发动机横置式布局彻底让之前的一切变成了笑话,先别谈50:50前后重量分配比例了,时不时来一下扭力转向也会让人相当不爽!同样的,高尔夫GTI、尚酷R、福克斯ST、梅甘娜RS等前驱小钢炮都存在相同的问题,扭力转向是大马力前驱车挥之不去的噩梦,只有很少的前驱性能钢炮会配备前桥差速锁(不是XDS那样电子辅助制动)来降低这个问题的影响。

S60 T5 个性运动版这款前驱中型车本身定位就和Alpha平台下ATS注重运动性的定位不同,又不是四驱/后驱小钢炮,硬生生地做个运动版出来,不是打酱油是什么?难道是专门的前驱中型运动车?这就像非要弄个XTS的运动版出来,不是搞笑吗?凯迪拉克有ATS-V,CTS-V,可没有XTS-V。

与S60 T5 个性运动版对等的竞争者应该是君威GS、大众CC,但其35万多的进口价格又摆在那里,不得不和其他后驱、四驱中型运动车PK,自然落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从实际路上跑的数量,也能看出这款车多么小众。

沃尔沃把一切能运动起来的元素都加到了一辆前驱车上,即便官方标称的百公里加速6.3秒还不错(车身够轻,实测未知)。那也注定了它在中型运动车阵营中只是一个酱油客。

“高配蒙迪欧”林肯MKZ

混进豪华阵营的前驱车,参数还算不错的高功率2.0T,但百公里加速仅仅只有8秒+的成绩,顶着“高配蒙迪欧”的压力逆袭上市。同有”高配Avalon(亚洲龙)“称号的现款雷克萨斯ES,虽然底盘不怎么样(部分配件品质和成本还不如上一代天籁),但人家至少还知道在内饰上做大幅的升级,体现出自己豪华车的形象。MKZ与蒙迪欧不止是CD4平台相同,内饰设计都如出一辙,就连许多配置也基本一致,这样一款完全是被捧出来的豪华车,还有人乐此不彼的去追捧,只能说很多人的口味真别致啊!

有人问过我,技术落后的车会怎么样?真实价值水分高又会怎样?诚然,几十万的车有哪辆不能开,或者哪辆开起来非常难受的?的确没有,也不会怎样,如果就是要彰显这么任性的口味,这车也是能提供这样的另类需求。

配置价格坑到家捷豹XE

XE是捷豹基于PLA(全铝车身轻量化)平台下的首款车型,75%的内部结构为全铝材质,低配和中配的重量仅仅1.53吨,真够轻!全新的Ingenium系列2.0T发动机号称十分省油,不过动力和性能表现的标称值都不怎么突出,在同价位区间已经算是垫底的角色。47.8万的裸车,不但动力垫底,而且原车导航、无钥匙进入系统、倒车视频影像全无,如果不是捷豹疯了,就是买车的人疯了!

愿意在第一时间选择捷豹XE的,如果不是开印钞厂的,那就只能佩服其对“英伦轿跑”的信仰!

运动车阵营中的啦啦队雷克萨斯IS F SPORT、讴歌TLX

之所以说这两车是啦啦队大家应该都懂的,一个是有运动车的底子,一个是有运动车的调校,核心短板发动机却是这两车最大的痛,8秒以上的百公里驾驶成绩无论怎样都说不过去,但是“运动服”却做得非常漂亮,所以当啦啦队是最好的职责。雷克萨斯和讴歌这两个品牌刚好我都做过,虽然不是负责销售,所以还是有一点发言权。一辆LFA、一辆NSX其实已经证明了这两个品牌在跑车上面毋庸置疑的实力,我们只能期待未来的它们能拥有一颗更强大的心脏,让中级运动车中有更多的选择。

雷克萨斯IS F SPORT的加速无力,讴歌TLX的转向推头(毕竟是前驱车)是目前最明显的问题。其实要从啦啦队升级到运动员没那么复杂,雷克萨斯最新的2.0T发动机是现成的;美国讴歌TLX上的3.5L V6发动机+9速变速器也是现成的,SH-AWD超控四驱更是多年傲视群雄,而就算一台全性能配置的TLX也仅需4.5万美元(折合28万人民币)。但是……,讴歌中国总部,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没有之一,好东西不引入国内,国内的售价又无比奇葩。而雷克萨斯,也只是在苦心经营它的混合动力,做运动型量产车似乎只是一份兼职,就连刚上市的扛鼎之作RC F也被Top Gear在22季中批得狼狈不堪,被说成是低廉研发费用下的杂交体,无论是加速还是操控都让人尴尬。

宝马M135i、奥迪S3、高尔夫R——买菜小钢炮不是我的菜

这几个5秒内的选手,都是绝对的运动健将!不过为了那快一秒的百公里加速,必须得放弃外形、豪华、舒适、配置、二手残值……算了,它们还是留给喜欢跑赛道的爱好者吧!我相信,我用天籁都敢和GTI拼一把,开28T跑街要赢这三款车也不是什么难事了!那它们对于街道来说,几乎就没有一点价值了!

其实本质的原因是,我完全接受不了一辆天生就是买菜用的小车,被硬生生地变成一辆性能机器。要运动,更偏向于直接选本身就具有运动基因的车型,而不是通过强行打激素来提升性能!这样的转基因车型实在难以接受!

因为——这些四驱小钢炮几乎都是横置发动机布局,根底就是一辆代步A级车!配备的四驱可以说都是假四驱,并非是全时四驱,目前全球还能买到的横置发动机布局+真正全时四驱的车型就只有EVO了,不过它也即将停产。横置发动机布局一般来说没法做出真四驱,EVO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怪物!(具体如何实现这种横置四驱结构的介绍非常复杂,请自行百度)而这些“四驱”小钢炮无一例外都是适时四驱,这种四驱有多假就不详述了,就连和A4L 45 TFSI quattro比都不是一个等级的,并不能真正实现四驱的性能,只是对扭力转向有了一定的抑制和在弯道中有一些修正,但推头和灵活度还是有不足。包括最牛的小钢炮A45 AMG,它的前、后动力分配也只能在100:0至50:50之间变化,大多数非极限情况下都是前轮驱动,所以本质还是一辆前驱车,其他四驱小钢炮的本质也是一样。

而M135i作为几十年来第一辆后驱小钢炮,综合素质都挺好,但实在太小气,外形太别扭,内饰配置无新意。如果下赛道刷圈还是不错,不过要天天面对这样一辆看起来没什么好感的车,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加上N55搭配8AT的实测加速并不如账面数据那么抢眼(后面有说),和2.0T钢炮比起来没任何优势。

所以——不论是四驱还是后驱小钢炮,它们作为茶余饭后的一个加速玩具更合适一点。把一辆运动车的成本全部用在一辆代步车的动力上,能不快吗?但除了快也就只是快了。所以作为主力车型,实在不是那么合适。

尘埃落定凯迪拉克28T领先型

不论刚才怎么否定其他车型,前提都是建立在跑街的性能上,其实各款车的定位完全不同,没有谁能把谁比下去的。比如ATS-L的后排坐起来很难受,靠背人体工学角度不对,而且很硬,只能说比大巴车好一点。触摸式的CUE系统,绝对没有宝马iDrive、奔驰COMAND和奥迪MMI的实体多功能控制器好用。空间虽然小,但还算不上不足,大了也不会选ATS-L了。但既然整篇帖子都是讨论的是运动性,我想用ATS-L 28T来画一个句号,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吧,为运动而生的Alpha平台注定要在同级运动车中称王。为了实现完美的50:50前后配重比,连电瓶都做到了后备箱中,完美操控性绝对不是一句空话。配备了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的顶配领先版,更是在运动和操控性上将其他车型完全甩开。

以上每款车型其实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卖点,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和我的需求上做了一个取舍,其实用一段话来综评应该这么描述:

野马2.3T——拥有最超炫个性的外观和纯种跑车的驾控感受。

奔驰C级——提供最高档奢华的设计格调和绝佳的乘坐质感。

宝马3系——给你最大的品牌满足感和最均衡的驾乘感受。

奥迪A4L——性价比和舒适性让你最轻松地坐享豪华轿车(后期用车能不能这么轻松就另当别论了)

英菲尼迪Q50——激进的驾驶科技和科幻般的内装配置是玩新潮的首选。

沃尔沃S60L、林肯MKZ——都是被捧出来的”豪华“车,最任性的就是这哥俩!要是你也需要这么任性地不屑BBA!

捷豹XE——对“英伦轿跑”的崇拜超越一切!毕竟是同级别中唯一一款英国车!当然还是最不差钱的一个选择!

雷克萨斯IS F SPORT、讴歌TLX——动感的外观、不错的配置、小巧的车身、规矩的动力,时尚小资一族代步的首选!

定车其实很简单——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买凯迪拉克了,早在08年,老婆就买了一辆CTS 2.8,只是那油耗简直恐怖。

颜色:ATS-L的颜色是最让我意外的,居然没有纯黑色!排除买不到也不喜欢的紫、灰、银,就只剩下红、白可选。天籁是白,宝马是白,ATS-L还选白?算了,看到售后车间打堆儿的白色ATS,还是激情一把吧!而且打版的红色实际看起来绝对比图片漂亮。绛红内饰是我非常喜欢的,但销售告诉我,厂方自己都不打算卖,难道设计部都是一群理工男?

配置:为什么选顶配领先型?配置放在那里,不给自己留遗憾,而且老婆买车一向都喜欢买同排量的顶配。

感受很多很给力——

更新——————

动力:ATS-L 28T发动机的账面参数已经非常吸引人了,大家都知道是279马力/400牛米。最有意思的是汽车之家最近两期轮上功率测试,28T的动力超过宝马x28已经是世人皆知了,实测达到了260马力/359.65牛米,实际标称比率分别达到了93.2%/89.9%。而我们再留意一下,宝马M235i那台直6 3.0T的发动机,照理说完全没可比性,其标称值达到320马力/450牛米,不过实测却为278.09马力/345.37牛米,实际标称比率仅为86.9%/76.75%!实际的百公里加速居然比328i还没快到一秒,这怎么会是一台3.0T涡轮增压发动机装到一台A级车上的表现?

谁能想象到庞大的直6 3.0T的发动机轮上扭矩居然没有2.0T的发动机高(功率也仅仅多了18马力),再仔细看看,最大扭矩曲线的范围也不如28T,标称:1300-4500rpm,实测:4000-4250rpm!28T的实测最大扭矩曲线的范围是:3100-4900rpm左右!难道是宝马8AT的传动效率还不如凯迪拉克的6AT,要知道宝马和宝马车主可是最喜欢拿这台“低能”6AT变速器来说事儿的!

唯一的两种解释是:

一、宝马8AT的换挡时间更短,凯迪拉克6AT的传动效率更高

二、宝马直6 3.0T发动机与ZF现款8AT的匹配度不好

暂时还想不出其他的答案,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用同样的美国DynoJet测功机,孰优孰劣现在看来似乎打成平手,所以不要简单地去羡慕那台8AT,也许它也不是那么完美!但是ZF 8AT和N20的匹配堪称同级标杆,在比28T稍弱的发动机参数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一样甚至可能好一点点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不得不说是完美的组合!

ATS-L 28T轮上功率测试

http://www.autohome.com.cn/drive/201504/866526-2.html

宝马M235i轮上功率测试

http://www.autohome.com.cn/drive/201403/747779.html

变速器:ATS-L的6AT在各挡位的巡航转速比宝马的8AT要略高一些。虽然在算油耗时可能会吃一些亏(具体还要看主减速器的减速比),但换来的是更好的动力储备,这点对于反复并线不停超车的需求尤为重要。最直接的表现是,ATS-L变速器的换挡频率明显要低于有点儿神经质的宝马8AT变速箱,很多时候宝马的8AT需要连降两挡才能应付的情况,比如老婆的525Li(观察8AT的齿比分配,其实其8挡的传动比奇低,就是为了匀高速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而ATS-L只要降一挡就能解决问题。多挡位更多的好处还是体现在降低油耗方面,加速快慢和挡位数量其实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对于几乎不跑长途又喜欢激烈驾驶的我来说,其实6AT更好用。而平顺性方面,其实它的平顺性已经非常好了,一般情况下几乎感觉不出与8AT换挡之间的差别(自动变速器的平顺性和液力变矩器的设计,以及电脑对转速、时机的程序控制有关,与档位数量关系极小)。这款6AT真正的不足应该是换挡逻辑和换挡速度不够好,而且我始终觉得这台变速器不单是降档逻辑不合理,而且挡位选择也有问题,即使在运动模式下也无法做到最合理地利用转速和车速进行配合。比如激烈驾驶时它会自作聪明地将转速维持在很高的区间,但是对应的挡位却并不适合当前速度下的急加速需要,而且该转速也并不是发挥发动机最大扭矩的最佳转速。这时候,不得不人为进行干预(升挡),所以对于ATS-L这台6速变速器来说,换挡拨片显得很有价值了(当然用换挡杆也可以,只是没这么方便),否则激烈驾驶时会很憋屈。

————————————————————————————————

八卦新闻

原来进口3系E9x系列除了335,在2010年上半年前(比较准确的时间是2010年9月为分界点),无一例外地使用了通用的GA6L45R,而国产的相反倒是用ZF的GA6HP19Z。从10年下半年开始,宝马进口3系才引进了ZF变速箱并慢慢取代了通用的变速器变成为主流。11年后的车型有一部分是通用有一部分是ZF,基本12年后进口的3系大都为ZF变速器。通用也因此起诉了宝马——《通用就变速箱合同起诉宝马 索赔13.8亿美元》。两者在技术上完全相同,但通用的6AT为金属油底壳,更方便清洗,从可靠性上来讲通用更好。这一代ATS用的就是通用这款变速器的升级版,但代号还是6L45。

新ATS即将换装的8AT型号应该是8L45,据说就是ATS-V上那台变速器,也就是黄貂鱼C7Z06上用那台代号8L90变速器的简化版,因为有段话是这么描述的:“8L90就是为Z06量身打造的,但在设计之初,8L90也考虑到了被运用到其他型号的汽车上的情况,而其换挡速度超过了保时捷的PDK双离合。”所以这台8AT还是值得让人期待的!相信这款变速器优化得好,完全可以与即将发布的新3系330i抗衡,甚至超越。

以上新闻是纯事实描述,不代表任何观点,实际情况请自己分析!

—————————————————————————————————————

加速:汽车之家做了很多次了,实际成绩也摆在那里。不过要说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变速器的原因,起步急加速不顺畅,也许是还没有适应吧。但看到说明书上写的是:如需更强动力超车,低于时速55,则油门踩一半;高于时速55,则油门踩到底。看来还要多熟悉一下,而且新车还不敢上四千转。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28T加速时毋庸置疑的迅猛,特别是40公里速度以上中段提速超车,通过扭矩曲线和实际感受的测试,转速在4800转可以提供最佳的提速动力。

操控:试驾的时候是领先,买也是买的领先,其他版本没有开过,所以不好说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比普通悬挂强多少,但是过弯的确不是吹的,同级中过弯最接近地平线的车型。舒适模式下就很硬了,运动模式下会更硬!不过,舒适和运动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果习惯了运动模式过弯,再切换到舒适模式会明显感觉发软,过弯不够给力。但是对于路况不好的城市,最好反复切换一下驾驶模式,因为运动模式过烂路真的有点难受。

过弯极限很高,目前还没有探到底,新车也不想去试,不到极限的过弯性能已经很强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着较大的油门变线,很容易尾部乱串,这点和前驱车有着本质的区别。

刹车:没敢玩命踩,最明显的是偏硬且靠前,稍微脚上加点力就有了,属于敏感型,优劣参半吧。反正Brembo的制动性能没什么好怀疑的,但要等熟悉车之后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高科技:

高科技玩意儿是领先版最值得说的,先说CMS防碰撞主动刹车系统,真不适合激烈驾驶使用,它会非常神经质的帮你制动,比如红绿灯起步需要急加速跟紧前车,它会认为你的跟车距离和油门深度会存在危险,自己就给你制动了,老婆问我怎么突然熄火停车了,真是哭笑不得。而且经常在跟车、变线时给你突然来个自动急刹,人都要被搞疯!看来要么关闭这个功能,要么将跟车距离设置为近。反正我是坚决不用这个功能了!

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听起来是好东西,不过第一次介入时还把我吓一跳,方向盘自己打方向了,特别是有次在需要立即变道时,刚变出道,方向盘居然自己给你回打方向,活生生地差点给你拉回来,还好反应快,立刻手上加力,才成功变道。所以,不上高速,千万要关闭这个功能。

座椅震动预警不错,在车流量较大时,在道路中穿行时,它几乎就是一个带按摩功能的座椅,左边震震、右边震震,然后跟车近了还猛烈地震震。开车会震,倒车也会震,但是没法选择倒车提示音和座椅震动同时生效,只能二选一,这点显然不合理,我就喜欢又听声音又想按摩怎么办?

下面是主角华丽登场(因为赶时间,随便在路边拍了,照片也没任何PS,直接原图上传)——(文字上配图下,以下相同)

帽檐最大的4S店,我的车就停在里面了,以前每天都在它后面吃工作餐(以前我做的品牌和凯迪拉克都是中汽西南集团的),虽然没有与销售顾问的合影,但还是推荐一下销售顾问小邢!

因为提车时我自己来得很突然,准备好交车时都已经快天黑了,不过依然洗得很干净。

老婆为了配合提车,专门穿了红色的皮衣,结果天黑了也拍不成了,大家等我下一期的媳妇当车模吧!

新车的第一次就让给老婆了,我是很大气的一个人。

因为头天想到提车过于激动,凌晨4点就起床了,结果一直熬到天黑,头痛炸了肚子又饿,而且新车又不敢开快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这么慢地开车。

提车就加了300元的油,居然给我显示剩余里程:187公里!这油耗,我也是服气了!

顶配的日行灯好像不一样,是从头灯拉到下面的进气格删,效果真是太养眼了。

很多朋友的提车作业都是会P掉车牌号,不过找销售顾问拿一块车型牌就解决了,既方便又好看。而且没上牌之前,我就一直这样挂着跑,拉风啊!

这角度,我是相当的喜欢,顶配的魅力泄了一地!

传说中的Brembo四活塞前刹车,保命、跑街的利器!

255/35RF18的后轮,加速度的直接制造者!看着都是那么粗壮有力!

后门居然都配备了无钥匙解锁按键,人性化指数飚升!老婆的高配525Li还得自己掏钥匙解锁,宝马怎么想的?

我真觉得:28T这标做得太小了,难道非要扮猪吃老虎才有意思?通用高调一点可不可以!

上海通用不久就会像华晨宝马那样被我换掉!

没什么好说的,烧钱的口口!预计每3个月扔一台iPhone6进去!就这么任性!

高科技的前灯,AFL随动转向!

前脸其实已经没有当年CTS那种金属切割般锋利的霸气,但是比宝马、奥迪还是漂亮得多。

大大的Logo里面装着满满的高科技,选顶配没错的!

超炫的LED发光门把手,唯一的遗憾是开门没有Logo照地投影功能。

红色的尾部比其他颜色更和谐,尾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没有那种突兀感!(个人喜好,不代表设计)

双出中置独立尾排绝对是同级最骚的设计,真的设计得太好了!给这个设计师大大的赞一下!

尾灯还是那么有特色,凯迪拉克的设计语言让你远远就能明白。

顶配的高科技玩意儿又来了,全彩HUD飞航显示仪不但好用,也大幅提升档次!

强悍的心脏!引爆肾上腺激素的核心武器!实测轮上功率比值很高!

强有力的支撑,提供更好的过弯表现!

方向盘的五维导航键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好用,好在用得也不多,只要样式可以就行了。

高科技装备的控制区就在这里了:HUD调节、车道保持、前后雷达。顶配唯一一个奇葩设计也在这里了,电子驻车的按钮位置也只有通用想得出来,真怀疑设计师是不是梦遗时想出来的。宝马可以在中央扶手区域设计那么多按钮,而通用仅仅安置了两个之后就觉得放不下去了。一定要放在一个你几乎无法正常够到的位置!

居然两个后车窗无法一键升,只能一键降,真是够别致的设计!

可能你要说:自己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但是实际上凯迪拉克的Logo的确是几个豪华品牌中最漂亮的,这点我想没有人会反对,但是即将登场的“凯迪帝豪”除外。

让我们记住这最后一代经典的凯迪拉克标志吧!

全触摸的控制中心,没有一个实体按键,反应速度绝对不慢,别相信那些评测。只是指纹收集太厉害了,不得不放一块帕子在车上。还记得凯迪拉克大势宣传的能同步移动终端画面的实时跨屏映射套件吗?那功能必须要单独的硬件模块支持,不过就算是顶配领先型都没有配备,单独购买价格5000元!我还能说什么呢……

金属质感极佳的抛光换挡拨片!可以很好的弥补这6AT变速器的不足!

要是能选装全液晶仪表盘就好了,多功能组合信息显示器明显不如雷克萨斯IS 250 F SPORT那么炫。

安吉星还是不错的东西,而且每个月赠送200分钟的通话时间,每个车都内置一个上海的手机号,直接用车内的“安吉星”手机打电话,手机蓝牙都不用连接了。

现在都流行无边框屏幕,这后视镜的样式真是漂亮,非常时尚。

ATS-L才改进的遮盖板,做工不错,平时还可以放手机。

全自动开合的电动储物门,实用性、亮骚性大大提升!这点不得不说通用的这个设计非常棒!蓝色发光的是USB接口。

又看到这个鸡肋玩意儿了,不但伸手够不到,还占用手套箱的宝贵空间。

车内到处都是缝线工艺,豪华感和视觉呈现非常好。

L的意义就在这里,后排的实用性起来了,坐进去刚刚好,而且对操控也没任何影响。

ATS-L才改进的带盖后排扶手,估计ATS的车主会骂死通用了。

Bose Centerpoint 10扬声器环绕音响系统,再也不用大费周章的改音响了,但音质感觉还是不如我天籁上那套改的高端音响好。

挡把手感不错,对于非常喜欢红灯挂空档的我来说,用起来十分顺手。

可选的驾驶模式很少,但是也很实用。平时就舒适,跑街就运动。但是驾驶过程中盲切换没有宝马那样方便,这功能就特别拽,非要一下一下地按MODE键切换,不能用方向盘的五维按键控制,而且位置非常靠后,驾驶时使用非常不便。

加上中控台储物格里面的接口,一共3个USB,最关键的是还配备了SD卡插槽。外接设备的可选性大大增加。倒车提示只能二选一,想一边按摩一边听声的要求是满足不了了。

非常神经质的高科技设置,建议驾驶技术过关的朋友还是设为报警即可。

只有手动方向盘调节的配置让便利下车这个功能显得有点不伦不类,远远不如老婆的525Li那么方便。提醒一下,如果打开了便利下车功能,而想让系统在启动时自动调用座椅记忆,记着要存储到2号按钮。

这么好的功能居然默认是关闭,记着赶紧打开。

不知道为什么高科技前照灯只能使用其中一种方式,而不能同时选择。

申精的必备环节,钥匙、发票、说明书合影。凯迪拉克的这款钥匙真心漂亮,宝马、奥迪的设计师真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Copyright © 2022 98世界杯_乌拉圭世界杯 - cy07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