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究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以指代那些具有深刻内涵、历史渊源或形式独特的成语。这些带究成语是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单元之一,不仅体现了汉语古代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也是汉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究成语。
1.鸠占鹊巢:这个成语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出自《庄子·人间世》:“乌鸢之恶而不为甚矣,为而善处之则虽鸠占鹊巢,孰能害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占用别人的财物、地盘等而不遵守规矩,有侵犯他人权益之嫌的行为。
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
2.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出自《列子·汤问》:汤问曰:“有画蛇者,为足添一足,何如?”子曰:“恶之。”又问,添其目如何,子曰:“恶之。”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就是形容做事不切实际、多此一举的行为。
3.道听途说: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听无咎,言无伤,事无害。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听信道路上的谣言传闻,以致行事不明智。
4.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明公问楚大夫曰:‘此何为士?’楚大夫曰:‘此马。’明公指而观之曰:‘此鹿耳!’楚大夫曰:‘明公好马,臣乃以马之名置鹿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故意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以达到欺骗目的。
5.李代桃僵: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世有李陵之材而桃僵之名者,陵虽不能继其志,而僵亦不能传其名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代替他人,无论是能力还是资质都相差甚大。
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
6.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出自《战国策·齐策四》:“韩襄子病秦传信,使巴黎赂之,送亡羊而补其牢。”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情虽然已经出了问题,但及早采取补救措施,依旧可以挽回损失。
总之,带究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文化资源,每个成语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掌握带究成语的内涵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经典汉语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