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之我为什么喜欢英国来源:雪球App,作者: 后来居上_Dioyan,(https://xueqiu.com/9884766393/58370130)
本篇不讲股票,只是闲聊,不喜勿喷。对英国的欣赏有很多,这个国家的历史与品性有很多让人赞赏的东西,绅士文化和骑士文化,严谨和幽默并存。还有之前提到过的关于殖民历史的,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殖民时代,相对有人情味(我知道这个词在这里有点不合适)的国家只有英国,瓜分世界的征途中,很多殖民者的策略都是残酷的,尤其是法国和俄国这些有独裁传统的,即使不屠杀,也一定是疯狂毁灭当地的文化*俗与宗教来保证他们的统治。唯有英国,相对有所克制,采取的是融合与教化,保留了很多当地的文化,整个多样化爱好者的存在。这或许可以解释,殖民风潮退去,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之后,为什么英联邦国家普遍留存下来,依然视英王室为名义上国家元首的原因。从历史教科书和我们的印象中,英国做过三件事情,是公认的损害他国利益的恶行。但历史的问题要用历史的结果来看,我们换个角度去,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做的这三件恶行是否也曾起到了某种有利的影响呢?我反而觉得这三件事是推动历史正面发展的大好事。1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撬开中国国门,掠夺财富强买强卖,从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悲惨历史。正常来说英国肯定是首恶,但是试着逆向思维客观冷静的去推演一下呢?我觉得硬果仁不远万里跑过来坑我们肿果仁,从其后的历史演变来看完全是件好事。汉民族被满清统治期间,遭受的压迫和欺辱与英国比如何?有过多少屠城残杀汉人的血的事实?中华大地积贫积弱的事实是谁造成的?英国人进来屠杀了吗征服了吗?并没有。反而唤醒了这个国家原本的主人的民族之魂,开始反思开始抗争,给了有识之士多方活动的空间,然后进一步推翻了满清的统治,重回进步之路,走上荣耀大国的再次崛起之路。如果英国不打进来会如何?最大的可能是清朝安于现状继续积弱,几十年后被日本或者是俄国入侵几乎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而那两个恐怖国家和英国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入侵绝对是毁灭性的,不是被杀光就是全部成为奴隶。绅士的英国人,强迫清政府签丧权辱国的契约,目的是做不公平的买卖,掠夺财富,至少并不是彻底的征服和毁灭。所以或许我们可以认为,那场鸦片战争来自英国,而不是任何一个其他列强,其实是不幸之中的一点点幸运。2抢走香港。英国要走香港,是要一个远东的支点,扩展贸易的版图,维持他们在世界上的霸权,很显然,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像日本占了东北之后作为跳板打算继续进攻鸠占鹊巢进而强占整个中国的。英国的触角伸得再长,也终有缩回去的一天。日本要是占住了中国他们是不打算回去的。新中国政权建立后,HK作为唯一一个连接起当时还被资本主义世界封锁着的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窗口存在了几十年,没有被立即收回其实是策略性的,如果没有香港的特殊中转点和对外窗口,很多事情没法做。当然我绝不是为这件事叫好,而是指出这个事情从结果看反而是给了我国的战略发展一个极大的空间。英国借走香港这个毛坯房小破渔村一百多年,豪华装修成远东金融中心归还给了中国,这笔买卖对中国还真不吃亏哦。3,绥靖政策。我们都知道,二战初期英法一起放任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妄图祸水东引,完全没有起到大国应有的作用,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气焰,放任二战之火熊熊燃烧起来。这是历史书上说的。同样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英法当时直接和德国开战灭了法西斯,那样真的好吗?从长期来看,威胁世界和平比德国更恐怖的国家究竟是谁?彼得一世的遗嘱给世界留下的是一个始终打算征服欧洲征服土耳其与印度,进而征服世界的恐怖国家。英法与德国两败俱伤之后,只怕再没有人可以抵挡俄国人的征服之路,这个世界会是怎样?不把德国引去打苏联,苏联站哪头都还不知道呢。德国这个一战战败国不可以拥有飞机的,为什么那么快有飞机了?很不合理对不对?苏联帮他们造的,帮他们训练的飞行员!把德国引向俄国,绝对是一个合理英明的选择,均衡实力,世界人民之幸,难道不是吗?就此打住了,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和不同的思考角度,随便举几个例子只是说一下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之前的任何表述不涉及政治主张,只是逻辑反推的需要。顺便说一下,在炒股的交易环节,逆向思维尤其重要。有不同意见的,我不介意接受有理有据的批评英国的文化诞生了很多电影的奇才,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老一代的,克里斯托弗 诺兰是新一代的,这个谁都知道。我推荐几个稍微小众一点的:盖里奇的《两杆大烟*》《偷拐抢骗》“血与冰淇淋”三部曲 《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还有一个叫特里·吉列姆,这是个十分传说的导演,他是巨蟒组(Monty Python)的成员。(周星驰的无厘头流派的源头就是来自英国这个叫巨蟒组(Monty Python)的搞笑组合)。拍出来的片子有很多不同的风格,有纯无厘头的,也有深度哲学的: 巨蟒与圣杯,万世魔星,妙想天开,12猴子,零点定论。这个,对胃口的人一定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肯定会觉得完全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