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动物的“耳朵”
世界杯场地 2056 2025-07-14 23:01:27

鱼类有较好的听觉,也能利用声音来传递消息。鱼只有内耳,藏在头骨里面。鱼的侧线也有“听觉”作用,是鱼类的特殊听觉器官。两栖类的青蛙,耳朵已经分化成鼓膜、中耳、内耳等,因此听觉较为灵敏。蛇的耳朵和鱼类相似,只有听骨和内耳,所以蛇不能听到空气传播的声音,只能听到地面振动的声音,“打草惊蛇”就是这个道理。

猫的耳朵也很灵敏,当它打盹时,总爱把耳朵贴在前肢下方的地面, 一旦有老鼠走动,它就会立即惊醒。

由于突出在身体之外,不少动物的耳朵也是颇具美感的装饰器官。例如树袋熊长满密毛的两只大耳朵,高高地竖立在头部的两边,看上去格外神气。小熊猫的耳朵大而直立,上面还镶着白边。大熊猫的一对毛茸茸的黑色耳朵竖立在头部的上方,成为其朴素大方的黑白两色皮毛的一个组成部分,活泼而可爱。最有趣的是猞猁,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黑色笔毛,约有4厘米长,其中还夹杂着几根白毛,很像戏剧中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

高等动物的耳朵,如家兔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与外耳道,能够集音;中耳包括鼓室、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 可把鼓膜接收的声波加以扩大和传播到内耳。内耳有三个半规管和一个耳蜗管,起到感音与平衡的作用。耳蜗管接受声波,由听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引起听觉。

飞蛾的耳朵大多长在胸部,也有长在腹部的。有趣的是,夜蛾的胸(腹)部到处都是耳朵,每个耳朵只有两个细胞。夜蛾就是依靠这种能测知超声波的感觉细胞来躲避蝙蝠的。所以,如果在农田里播放蝙蝠的模拟声,就能驱走夜蛾,从而保护庄稼。

耳朵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直径约为2米,听觉非常敏锐。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体温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还能顺便驱赶热带丛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耳朵,还记得我们开头的问题吗?答案就在文中哦。

图文编辑:徐国伟

校对:李金月 王一凡

审核:李斌

点个赞

再走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98世界杯_乌拉圭世界杯 - cy07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