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滋治療痱滋一般會在7至14天内自行痊癒,且不會傳染。如你的痱滋問題持續3個星期或以上仍未癒合,或你經常生痱滋,則建議你約見牙醫或醫生作詳細的身體檢查,因為類似生痱滋的口腔潰瘍,有可能是口腔癌和舌癌的病徵。
治療痱滋的藥物一般有以下5類:外用殺菌藥物口腔內的細菌會破壞口腔黏膜,誘發痱滋產生或令痱滋惡化。使用外用殺菌藥物,例如含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Gluconate)的漱口水,可減少口腔細菌對牙周組織的刺激,從而有助治療口腔潰瘍、痱滋。但長期使用此類漱口水除了會令牙齒發黃外,還會令舌頭暫時失去味覺,不過只要停用,味覺就會恢復。因此,若要使用此類殺菌漱口水,建議用棉花棒將漱口水點在痱滋患處,且不建議使用超過2個星期。
外用消炎藥物治療痱滋的外用消炎藥物可分為類固醇類和非類固醇類。含類固醇成分的痱滋藥,可減輕發炎情況和減少疼痛。雖然此類藥物的類固醇濃度不高,但長期使用會抑制賢上腺皮質功能、引致糖和蛋白質代謝問題及胃潰瘍,且兒童尤其容易受到影響,故需在醫生處方下才可使用。
外用止痛藥有部分口腔藥膏可減輕痱滋痛楚。常用的具止痛、 消炎作用的痱滋膏含有水楊酸(Salicylate),例如阿士匹靈。 12歲或以下的兒童使用含水楊酸膽鹼的痱滋藥膏,有機會引發雷氏綜合症(Reye’s Syndrome)。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自行在坊間購買痱滋膏給孩子使用。
外用局部麻醉劑含有苯佐卡因(Benzocaine)和利多卡因(Lignocaine)的外用局部麻醉劑,可舒緩痱滋所帶來的痛楚,亦有助加快痱滋痊癒。這類局部麻醉劑經口腔黏膜迅速被身體吸收,但吸收過量卻會影響心律。另外,兩歲以下的兒童不應使用含苯佐卡因的產品,以減低正鐵血紅蛋白症的風險。
口服藥物當痱滋潰瘍嚴重或對局部治療無反應時,可考慮使用口服藥物,例如口服類固醇藥物。
至於你是否需要使用痱滋藥物或適合使用何種痱滋藥物,請向你的醫生查詢。
立即網上預約 - 牙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