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让人产生骄傲的原因
世界杯实时直播 8255 2025-08-06 06:36:41

第八是自在骄,因事情顺心,心情自在而骄傲。例如学习圣贤教诲的人都知道心想事成、事事顺遂,因为修行有一些感受而骄慢、骄傲,也会适得其反。

这里所说的八种骄只是概括而言。骄慢带来的实质是痛苦的,正如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弟子规》也提醒人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只是学习圣贤的典章、名言警句,但是没有力行,反而恃才傲物,这就是大毛病。

骄慢也妨碍人学道。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了凡四训》记载,了凡先生参加过很多次科举考试,在每次赶考前他判断哪一个人可以考取、哪一个人要落榜,最后的结果与他所预测的一模一样。他通过看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如果这个人表现谦虚,即使年龄很小也会考中,其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谦卑。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有一位驾马车的属下。有一天,当他为晏子张开车盖时,驾车人的妻子刚好从门缝看过去,看见丈夫趾高气昂、很得意的样子。过了一会儿,驾车的人回到家里,妻子就要和他离婚。驾车的人觉得很奇怪,说:“你为什么要和我离婚?”驾车人的妻子很有智慧,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可是在齐国作宰相,名誉传遍天下的诸侯,但是我看他出门时,态度谦和,常常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样子。而你的身高有八尺长,给人家驾车像奴仆一样,但是你却表现出高傲、不可一世的神情,所以你只适合做卑贱的人。由于这一缘故我要离你而去。”

从此以后,驾车的人就变得谦下。晏子发现他的行为突然改变,觉得奇怪,问他原因。驾车的人就把这件事的原委老实地禀告晏子,晏子很赞叹他能够改过自新,就推荐他作齐国的大夫。

所以“境随心转”,改变骄慢的态度,地位也就发生转变。《左传》中说:“君子不欲多上人。”可见,“乐骄乐”是一件不好的乐事,对人有损害。

“乐佚游”,“佚游”的含义很广泛,依据王肃注:“佚游,出入不知节也。”“佚”,出入没有固定的时间。如果出入没有节度,则生活无规律,工作无秩序,一切陷于混乱。无论居家处事或饮食起居,不能没有次序,必须有规律。一个人的生活也必须列出时间表,作息有次序、工作有计划,人生短短数十春秋,如果不能安排好时间,很容易虚度光阴。

有一首偈子写道:

二十四小时,八时床上眠,

三餐费三点,加刷牙洗脸;

冲凉大小便,需要一个钟,

午休小动作,又花一小时;

读报看电视,电话并聊天,

至少三小时,还有别事情。

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睡等,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人如果不珍惜时间,很容易空过,所以修学要懂得精进的重要性。《长阿含经》中说:“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如果不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早晚都勤修精进,事业没有不成就的。无论做世间的事业,还是修行的道业,都需要精进。

“乐宴乐”,以宴乐为乐。朋友酒食聚会不可久留,如果以此为乐,对于身心都有损害。《左传》记载,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国发生动乱,太子御寇被杀。公子陈完流亡到齐国,齐桓公想任命陈完做卿。陈完辞谢说:“我是流亡到齐国的人,您能够收留我,就是对臣下很大的恩惠了,怎么敢接受这么高的官位呢?”最后齐桓公任命他做工正,就是主管工匠的官衔,陈完就接受了。

随后陈完请齐桓公喝酒,两人喝得很高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齐桓公说:“我们再点上灯接着再喝吧。”齐桓公正喝在兴头上,如果是普通的人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但是陈完没有答应。他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我只是选择在白天来招待您,没有选择在夜晚招待您,所以不敢听从您的命令。这就等于直接拒绝了齐桓公。

陈完陈述拒绝的理由:“酒以成礼,不继之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酒是帮助完成礼仪的,但是不能没有限度地喝下去,这才符合义,才是适宜的。能让君主完成礼,同时又不过度饮酒,才是对君主真正的爱护。听到这里,齐桓公也就不好意思再继续喝酒,酒席也就到此结束了。

所以古代人面对国君的要求,如果认为不符合礼仪也都会婉言拒绝。《朱子家训》中说:“宴客切勿流连”,朋友宴会不可留恋,半夜喝酒是不对的。

“损矣”,犯这三条有损自己的身心。这与自己的修身有关,而平天下以修身为本,所以犯这三条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关系。所以什么是最高明的管理?把自己管明白了就是最高明的管理。如果自己修身都修不好,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更谈不上了。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98世界杯_乌拉圭世界杯 - cy07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