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肛门修补,以黏膜瓣推移修补术(类似补轮胎)为例,从肛门内把漏洞周围的皮肤轻轻推开,用健康组织覆盖瘘口,全程不用开腹。经阴道或者会阴部修补的过程也是类似,总体创伤不大。
•
住院3天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瘘口完全愈合,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
故事二
结肠上的“小凹坑”惹大祸
连根切除隐患
45岁的刘女士(化名),总感觉左下腹胀气不适,阴道有气体排出,后来甚至出现粪便渗漏。肠镜检查发现她的乙状结肠布满“小凹坑”(医学称“憩室”),其中一个凹坑穿破肠壁,和阴道连成了“暗道”。
朱主任解释:“这些凹坑是天生的肠壁薄弱点,反复发炎就可能穿孔。就像水管老化漏水,必须换掉坏掉的那一段。”
治疗过程:
•
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含瘘口和所有憩室),重新接好肠道,同时修补阴道漏洞。
•
术后1周出院,半年后复查,排便正常,再也不用担心“漏粪”尴尬。
故事三
阿姨的惊险经历
躲过二次手术危机
67岁的杨阿姨(化名),半年前做完子宫切除术后,一直受困于阴道漏粪,在当地医院修补失败,于是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朱洪波主任医师团队检查发现,杨阿姨的瘘口位置深、周围疤痕多,像一颗没拆干净的“地雷”,隐患重重。
朱主任告诉她:“高位复杂瘘口就像藏在迷宫里的裂缝,必须开腹才能彻底清理。”
治疗过程:
•
通过腹部手术彻底切除瘘道,用自身脂肪组织(大网膜)加固修补处。
•
术后3个月确认愈合,成功关闭临时造口。杨阿姨终于告别了随身带造口袋的日子。
图源:图虫创意
关于直肠阴道瘘
你需要知道的5个关键点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Q
分娩损伤:顺产时产道撕裂(尤其难产)。
手术并发症:子宫切除、直肠手术等。
肠道疾病:克罗恩病、肠憩室炎、放疗后肠损伤。
哪些人要特别警惕?
Q
刚生完宝宝的妈妈
长期便秘或肠道炎症患者
做过盆腔手术的中老年女性
身体会发出哪些警报?
Q
阴道排出气体、粪水或脓液。
反复尿路感染/阴道炎。
肛门坠胀、排便疼痛。
医生如何诊断?
Q
指检:医生戴手套触摸瘘口位置。
肠镜/阴道镜:直接观察漏洞。
“照妖镜”检查:CT、MRI、超声或亚甲蓝染色(向肛门注入蓝色药水,看是否从阴道流出)。
怎么治疗?
Q
微创修补:适合低位新鲜瘘口(如故事一) 。
切除病变肠段:适合结肠瘘合并憩室/炎症(如故事二) 。
开腹手术:对付高位复杂瘘(如故事三)。
临时造口:让肠道休息,提高修补成功率。
医生提醒
❶ 产后若出现阴道排气/渗液,别害羞,及时就医!
❷ 选择有盆底修复经验的团队,避免多次手术。
❸ 术后保持肛门清洁,多吃高纤维食物防便秘。
记住:直肠阴道瘘不是绝症,找准病因、选对方法,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重获健康!
结肠憩室
来源:邵逸夫医院 肛肠外科
作者:曹高扬
审核:朱洪波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浙大邵逸夫医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